欢迎来到沈阳长安网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主办:中共沈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书香政法】全市政法系统读书分享(第四期)

来源: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康平县人民法院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9-06 21:51

把“新松”的故事讲给你听

——读《中国机器人》一书有感


分享人: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四级高级警长 江颖


  2016年,追寻着中国机器人的成长足迹,作家王鸿鹏、马娜经过一年多对沈阳新松公司的实地采访,将317页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呈现给广大读者。书中,作者饱含深情地塑造出了科学家群像;系统地介绍了新松机器人发展史、智能制造成长史、时代科技进步史。该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先后获得了“2016中国好书主题出版类”奖项,被誉为“中国智造的扛鼎之作”“最好的中国故事”。2017年9月,该书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全智能产品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赞扬新松公司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水平,并鼓励大家为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那么新松公司是如何成长起来又获得总书记的点赞呢?翻开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将中国机器人研发历史放在了世界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坐标上进行全景式书写,展现出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忘我拼搏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讴歌了他们为国效力、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书中对机器人这一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科技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知识普及,对智能制造这一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高科技领域,在战略层面和科技伦理层面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思考。通过梳理新松机器人的成长史,对中国制造、辽宁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借鉴作用,其中提出的诸多前沿性观点引人沉思。

  《中国机器人》有共和国长子说给祖国母亲的心里话,有后辈对前辈的精神传承,有奋进者对未来世界的坚定承诺。以蒋新松、王天然、曲道奎为首的科学家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心守“科技报国”的信念,用东方智慧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和禁运;由夹缝求生到征战市场,从科海角逐到敢与国外强手较量,一路闯关攻坚,剑指巅峰,终将中国机器人打造成大国重器,跃上世界舞台。他们为民族工业赢得了尊严,也把“中国制造”推向“中国智造”。他们才是年轻一代应该学习和膜拜的真正明星和时代榜样,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创新精神才是当今社会值得高度弘扬的时代精神,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000年4月,曲道奎带领团队“下海”创业,在沈阳和平区三好街一间办公室,他以恩师蒋新松的名字命名注册了中国第一家机器人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他认定,中国机器人产业一定会有大发展大作为。创业初期他率领团队克服无产品、无市场等困难,坚持“只引领、不追随,只创造、不仿造”的高起点,把“奋斗、创新、引领”作为公司的宗旨和灵魂,通过不懈努力一举改写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

  从2000年春天成立伊始,新松公司直面跨国巨头公司的竞争,在夹缝中求成长。至2022年夏天,沈阳新松已开枝散叶,蓬勃向上。在22年时间里,新松公司已拥有4000余人的研发创新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五大系列百类产品,创造了百余项行业第一,成为世界机器人行业的引领者。累计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企业实现产值35亿元。

  捧读《中国机器人》一书,此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2018年2月25日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来自沈阳新松公司的24名智能移动机器人和24名轮滑演员精准互动,默契配合,用美轮美奂的表演展示出“沈阳制造”的气质。这是惊艳世界的“北京八分钟”,也是让沈阳人民自豪骄傲的“沈阳八分钟”。2018年“感动沈阳”颁奖典礼曾这样致敬新松公司:“北京8分钟,他们让中国沈阳荣耀世界;创业18载,他们让中国“智”造实力飞跃;风雨中扬帆,他们用创新智慧展铁甲战队雄姿;逆境中启航,他们用诚信敬业扬科技报国志向”。

  2020年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战“疫”时刻,沈阳新松公司火速援驰抗击疫情一线,研发捐助总价值619万元的医用机器人及智能医疗辅助设备,紧急调用洁净车间,24小时抢工生产医用口罩,助力复工复产。咽拭子采集机器人“应疫而生”,帮助患者自主完成核酸检测采样。困扰人类的重复性、危险性工作,在机器人手中已是“小菜一碟”。

  22载沈阳新松,肩负着共和国长子的情怀、肩负着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使命。它见证了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崛起;书写了中国制造业的奇迹;传承了奋发图强的中国精神;体现了创业创新的文化自信。22载沈阳新松,从未辜负脚下的沃土,从未辜负伟大的时代!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沈阳新松人正承载着民族工业的新希望,昂首阔步,攻坚克难,向着2025智能时代规划目标进发,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梦想变为现实,不断攀登世界机器人领域的科技高峰。


党派我来的 ——读《焦裕禄传》心得体会


 

分享人:康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何毅


  在书香政法活动中我研读了《焦裕禄传》深刻体会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党性得到了锤炼,汲取了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了“党派我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1922年,焦裕禄同志出生在山东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因贫退学、父亲被地主逼死、自己被日本人抓到抚顺煤窑做苦工,种种残酷折磨,在他幼小的心灵深深烙下了阶级仇、民族恨,也埋下了立志救国救民的种子。1946年,焦裕禄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上这样写到:“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没有共产党,革命就不能胜利,穷人就不能翻身,我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为推翻旧社会,为新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1962年调任兰考县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逝世,年仅42岁。他曾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在兰考工作的475天,他下基层、访民情、救百姓、雨夜抗洪、发展生产、植树治沙、脱贫致富、带病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禄同志用生命诠释了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和真挚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五句话,焦裕禄同志的为民情怀、务实作风、无畏精神和清廉的道德情操,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发有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一定对照焦裕禄同志,找差距、定措施、定方向,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做一名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把焦裕禄精神融入司法为民实践当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是学习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精神,感悟“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强化宗旨意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难事、办实事、办好事,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成效。

  二是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精神,践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精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规避矛盾、不逃避任务、不惧怕责任,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始终保持敢做善成的勇气和拼搏奋进的豪气。

  三是学习焦裕禄同志科学求实精神,践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强化底线思维,严格按照程序规定章程办事,时刻牢记党的纪律、严守党的规矩,守好为政清廉这个压舱石,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厉整治“四风”问题,防范新常态下“四风”变种。进一步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是学习焦裕禄同志迎难而上精神,践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求实作风和无畏精神。大干实干,担当作为,振奋精神,积极投身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做好诉源治理工作,促进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打财断血”和“打伞破网”不放松,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全面提升新时代信访工作能力和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是学习焦裕禄同志无私奉献精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理念。焦裕禄同志常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这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清正,丰碑永存,焦裕禄同志担当奉献、克己为民,虽已离开兰考人民58年,但他却成为了人民始终难以忘怀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学、细照、笃行”牢记在心,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拼搏奉献,攻坚克难,奋发进取,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添砖加瓦!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