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人
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检察院 赵小东
分享感悟
这是一本15万言的“有字之书”,32个章节,讲述了毛泽东一生中影响重大的历次调查研究,可以说是伟人读“无字之书”的32次生动实践,也可以说是闪耀着智慧光芒的32篇党史故事。
从恰同学少年时的身无分文巡游湖南,到长沙一师附近的工人夜学实践;从建党初期深入路矿的安源调查,到回乡“养病”期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从大革命洪流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秋收起义前第一份土地纲领的诞生;从8万余字《寻乌调查》的洋洋洒洒,到《调查工作》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振聋发聩;从杨家岭窑洞里与艺术家们的促膝长谈,到转战期间对土改和整党工作的深思熟虑;从解放战争中的将帅协谋战淮海,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心系黄河长江治理;从“向各部部长调查”进而形成的《论十大关系》,到散佚多年重放光彩的《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一生中留下了诸多读“无字之书”的实践与感悟、逸闻与佳话,写下了诸多有着真知灼见的调查研究文稿,本书均有呈现。
这是一本读起来可薄可厚的书,仅读毛泽东“欲从天下国家万事物而学之”的历次调研过程即会有所得,而如果将此书视作“索引”,在读完每篇之后,到《毛泽东文集》各卷中查找相关文献,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更会受益匪浅。调查研究是毛泽东一生所倡导的科学工作方法、一生所极力推崇的思想方法,是毛泽东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实践的生动体现,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方法和保证。重视调查研究从根本上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正是通过调查研究,保证了党制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顺应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意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这是一本足以指导实践的书,不仅以充满画面感的灵动笔触回顾了毛泽东历次调查研究的过程,更对由此形成的一批党的重要文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开展调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告诉我们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头”,告诉我们调查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告诉我们调查研究必须躬下身子、依靠群众;“提出调查的纲目,逐一发问并加讨论”,以及“要亲自出马”“要深入”“要自己做记录”,告诉我们调查研究必须重视方法技术;调研材料不要“枯燥无味、千篇一律”,要“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告诉我们调查研究成果必须言之有物。
现阶段,全党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正是此次主题教育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内容,最高检《关于在检察机关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也做出相关部署,如何学好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是每一名检察干警面临的重要课题,读此书正当其时。愿以此“有字之书”助读“无字之书”,让实实在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在检察机关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