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人
沈阳市委政法委 王颖洁
分享感悟
此书收录了十八大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由物理、航空、计算机、生物学等不同领域的一线科技工作者撰写而成,介绍了我国在2011年—2021年间取得的多项科技成果,一共分成了四个部分,包括基础科学、前沿科技、经济助力和健康保障。从实验装置、运载火箭、载人潜水器到暗物质粒子、量子调控、基因编辑等不同方面都有所提及,展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之路。我读完这本书,对科学家们的敬意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展现“硬核浪漫”。科技是改变国家命运的强大力量。我国的科技发展从最初的跟跑到并跑,再到现在的领跑,波澜壮阔的科技自主创新历程让人动容。我很难忘记在新闻中看到传统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夸父追日”、“蛟龙入海”变成现实中的大国重器,征战星辰大海时的激动心情,这些古人的幻想在科研工作者们的努力下,逐渐变成了现实,展现了属于我国科技的“硬核浪漫”。此外,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和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等,都体现了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向世界展示科技的“中国式浪漫”。新时代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的自主创新,让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传承科学家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书中收录了我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历程、中国风洞的传承与发展、第四代核电技术开发等科学家故事。并以问答的形式,由亲历者深入浅出解读重器的原理与应用,让我仿佛与科技工作者们面对面交流,深刻感悟科学家精神。大国重器“最强大脑”设计师陈际玮为了查清一次飞行器飞行失败的原因,和团队在试验场反复研究,连续工作7天7夜;“天眼之父”南仁东费尽心血二十余年,迎难而上,终将“天眼”落成;冻土领域带头人,建设公路“珠穆朗玛峰”的汪双杰,被超强紫外线晒得身上脱皮,因为缺氧难以入睡,却一直咬牙坚持,最终驯服“冻土”。正是无数一线科技工作者们前仆后继,接力攀登,才能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当前我们要传承并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新时代重任,不怕艰难险阻,聚焦“卡脖子”技术,在新征程上继续勇攀“科技高峰”。
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绽放“科技之花”。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虚拟现实技术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场景;线上智能医疗更加方便我们的日常就诊;智能农机也生动描绘了乡村振兴的“幸福图景”……这些都成功实现了科技与智慧生活的双向奔赴。我国不仅为国人谋幸福,也从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出发,稳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沿线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协助解决了沿线国家民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地实现了科技惠民。主动了解民众需求,把握科技创新和发展大势,以科技力量维护人民安全,最终在人民生活的更多方面绽放“科技之花”,用科技助力建设全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这些大国重器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发展的实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振兴工业发展的决心。在新时代新征程、在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中,也需要牢牢把握科技命脉,让科技成果在人民生活中得以体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政法系统工作的一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聚焦科技领域的法律问题,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科技创新迈入新的台阶。也要善于运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科技与法治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全面建设“智慧法治”。更要肩负起祖国发展的重任,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伟业中,砥砺奋进、不怕困难,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本职工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