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人
沈阳市司法局 秦莹莹
分享感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主要摘自习近平同志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O二三年三月十五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演讲、谈话、文章、贺信、指示、批示等四百一十多篇重要文献,分十八个专题,共计一千零三十一段论述。该书是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的必读学习材料。
通过认真研读《摘编》,我越发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灯塔和精神北斗,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这一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在学习到第四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我感触颇深,不禁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的一句古语:“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三人成众,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人心,人心的得与失之间,不仅是个人的成败,更是家国的兴衰。总书记引用此句,不仅仅是要通过回顾历史上“小邑周克大邑商”的经验教训来回味中国民本这样的一个非常古老的政治原则,更是要强调人民立场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的确,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在革命战争时期,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铿锵誓言,从“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的深厚情谊,到“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边,老百姓也心甘情愿跟着党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程度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极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由此可见,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利益,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才能够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够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司法行政工作者,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进一步树牢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坚持群众路线,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多怀心系群众的“人情味”,多沾深入群众的“泥土味”,多留服务群众的“汗水味”,把推进法治建设做实、把推进依法行政做强、把维护安全稳定做细、把基层社会治理做深、把公共法律服务做优,真正用心用情用力地服务于民,让人民群众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中拥有更多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