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人
康平县人民法院 郭婷婷
分享感悟
人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如同和智者对话,研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像参加一堂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精品培训课程。作为一名年轻法官,在中国共产党102周年华诞之时研读《纲要》,我的内心敬畏之感油然而生,亦愈发感受到司法工作的威严与厚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纲要》共13章、49目、128条,70000多字,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发展脉络、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我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回答时代之问,彰显出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
《纲要》紧扣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和正确道路的重要论述,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出了系统的阐述;《纲要》紧紧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作出系统阐述;《纲要》深入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重要地位、重要作用,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的时代使命,着力反映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纲要》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作了重点阐释,力求全面反映这一科学思想体系的宏旨大义,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力;《纲要》充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要求。
法治建设,久久为功;法治道路,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法官,我深刻领悟到《纲要》的丰富精神内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审判工作实践中,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法治素养、强化法治思维、强健法治本领,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实现公平正义铭在心、责在肩、落到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学笃行,知行合一,切实把所学所思所获转化为推动案件审判的强大动力,为新时代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