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沈阳长安网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主办:中共沈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证全省首个人民法庭驻村工作站揭牌

来源: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1-12-16 09:29

  12月10日上午,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行数人来到新民市张家屯镇后大河泡村民委员会,见证全省首个人民法庭驻村工作站——新民市人民法院大民屯法庭驻村工作站揭牌成立。

  仪式上,新民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赫大鹏,新民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边锋共同为工作站揭牌。

  工作站成立后立即开庭,一件当地较为多发的供水缴费纠纷当庭和解。虽然清早寒气袭人,但是旁听庭审的村民们感受到了“家门口小法庭”带来的司法便利,并受到法治教育,心里充满暖意。

  庭审结束后,观摩庭审的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人民法庭驻村工作站的成立给予高度评价。

  辽宁省人大代表、沈阳福来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鄂晓泉认为,“人民法庭驻村工作站的成立,为百姓创造了解决矛盾纠纷的便利机制。法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也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路径。”

  沈阳市人大代表、新民市张家屯镇后大河泡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洪芳高兴地说,“人民法庭驻村工作站的成立,能为我们更好地依法治村、依法维权提供帮助,我们非常欢迎!随着村经济发展,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法官到我们家门口来现场开庭,村民会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突出强基导向,释放便民红利

  新民法院新一届党组牢记省法院“坚持强基导向”和市法院“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工作目标,按照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在逐步完成“五化”达标法庭硬建设的同时,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把邻里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中,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新期待。

  新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边锋介绍,创设人民法庭驻村工作站,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小法庭”,就是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人民法院和老百姓的“连心桥”,进一步缩短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延展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为人民服务神经末梢,促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

  为落实辽宁省法院“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相关精神,新民法院持续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促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前沿优势作用,决定由大民屯法庭在张家屯镇后大河泡村设立工作站。

  延伸“基层触角”,参与诉源治理

  旁听庭审后,村民韩家利对人民法庭驻村工作站的成立很是感慨地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大好事儿。以后解决法律纠纷方便了,当场就能办,再有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法官,法院真是为咱办了件好事儿、实事儿!”

  据新民法院大民屯法庭庭长王旌棘介绍,工作站的审判调解团队由“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村治保主任”构成,延伸“基层触角”,让村民“零距离”感受司法服务、“零距离”接触司法审判工作,“我们要形成常态化机制,驻村法官定期巡回办案,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落实落细,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获得感。”

  人民法庭驻村工作站探索了新时代人民法庭参与诉源治理新模式,拓宽了便民利民的诉讼绿色通道,提升了村居社会管理的创新力,做到了司法资源下沉和诉源治理关口前移,将充分调动“地缘”“人缘”优势,更好地实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