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沈阳长安网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主办:中共沈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沈阳中院“十项举措”贯彻落实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精神

来源: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8-23 18:00


  8月22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精神,结合沈阳法院工作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任延忠主持会议并讲话,各分管院领导结合分管工作,提出具体落实措施。市法院院级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

  全市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政治建设、持续深化司法改革、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护航党的二十大重要政治任务、落实省委14号文件和辽法二十条、提高审判质效、推动强基工程向纵深发展等重点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增加忧患意识,坚持目标导向、树立争先意识,坚持结果导向、提高贡献意识,切实将责任落在肩上,清单化、项目化、系统化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付诸实践。

  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市委和上级法院部署要求,制定学习贯彻方案,作为党组理论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计划,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途径,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引导法官干警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学出忠诚、学出干劲、学出担当,紧跟中央决策部署,紧扣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部署要求,紧贴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2 全面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持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引导广大干警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和常修课,更加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落实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沈阳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廉洁文化以及文化载体建设,推动打造沈阳法院文化建设品牌,将“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提振全市法院广大干警扎实工作、攻坚克难的精气神,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在发展的理念、发展的劲头、发展的面貌、发展的氛围上不断提升。牢固树立担当精神、斗争精神,着力在谋划法院发展、解决突出矛盾、激发创新活力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审判执行、党建队建、基层基础等重点工作,找差距、找原因、明方向,破除阻碍沈阳法院争先进位的一切桎梏。持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刻认识“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推进,持续抓好正风肃纪,巩固拓展以案促改工作成果,不断涵养法院政治生态,不断保持和推进新风正气的树立和养成。

  3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全力以赴抓好涉诉信访稳定,严格落实相关工作制度,强化机制建设,确保工作效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对各类风险苗头要早介入、早处置,严格执行“三同步”原则,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有效处理各类风险挑战。树牢安全第一理念,全面加强法院安全保卫、机要保密、疫情防控、网络维护等工作,确保安全工作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

  4 深入贯彻落实“辽法二十条”,坚决为省市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切实在服务振兴发展上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服务创新沈阳建设,全面打造全国一流的沈阳知识产权法庭,发挥法庭硬件优势,创新完善知产审判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法庭“软实力”,加强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服务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依法保障金融领域改革化险,妥善推进省市交办的重大案件审判执行任务,积极推动金融、破产法庭建设和沈阳高新中央法务区建设,扎实做好营商环评司法指标填报工作,切实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5 加强民生权益司法保障,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措施。

  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对重点领域社会问题的关切,妥善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群众诉求,服务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等民生工程;高度重视“一老一幼”,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健全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加大对侵害儿童等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老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扎实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巩固提升一站式建设成果,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环资审判集中管辖职能,妥善审理好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资源保护等案件,加强与生态保护单位及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联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6 倾力构建“铁案”工程,持续提升审判质效。

  坚持司法办案第一要务,抓住结案“黄金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办案进度;实时关注审判质效管理平台动态,紧盯落后指标、弱项指标,奋起直追、赶超跨越;开展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清理,坚持“一案一策”,严格落实“定承办人、定结案时间、定清理方案、定督办领导”要求;树立精品思维,打磨精品案件,努力培育典型性、参考性、指导性案例。

  7 坚持通过改革创新手段破解司法难题,以改革综合效能促进法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永无止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全面深化政法改革推进会和最高法院司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配权、规范行权、依法治权、廉洁用权为重点,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司法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坚决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任务,加强改革系统集成,不断提升司法改革整体效能。

  8 坚持科技赋能司法,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建立健全司法大数据深度采集、定期研判、全面应用机制,加快实现案件全流程在线支持、全过程智能辅助。

  9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统筹推进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号”文件以及省法院实施意见,对调解场地、调解人员、经费保障、工作制度等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督导调度,指导基层法院推动将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情况和效果作为各地区各单位平安建设考评的重要内容,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齐抓共管的多元解纷、源头治理大格局。

  10 坚持强基导向,狠抓强基工程,着力解决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短板弱项。

  深入学习贯彻省人大出台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的决议》,认真落实全省法院强基工程统一规划、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意见、调整优化人民法庭布局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人民法庭“五化”达标和落实好示范法庭七个方面要求,结合深化诉讼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案件繁简分流体系建设,以及案件识别、程序适用、新型团队等工作机制,以改革综合效能,促进提升初始案件质效,全力推动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在“上台阶、创一流”赛道上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