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习近平
在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为鼓励全市政法干警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市委政法委按照《沈阳市政法系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总体安排,在全市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以“赓续红色初心,永葆斗争精神”为主题的“书香政法”活动第一季,通过列出“荐书单”、组织“悦读会”、分享“读后感”等充分激发广大政法干警的读书学习热情,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不断的开拓眼界、提升境界、启迪智慧、破解难题,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滋养政法队伍、锤炼干警风骨,为推动“思想解放迈上新台阶”、“从严管党治警迈上新台阶”贡献政法力量。
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沈阳市检察院通过“线下+线上”的形式召开“最是书香能致远 五四精神永流传”读书云分享活动,来自各检察业务领域的9位青年干警代表现场畅谈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悟,40余名青年干警通过视频连线,线上学习、共同聆听,这也是全市政法系统“书香政法”活动的启动仪式。
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为出席此次读书会。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李文哲,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路,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苏中辉参加活动并讲话。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我们没有办法无限延续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通过阅读增加生命的厚度。
办公室羿昊明
分享读《呐喊》有感:
《呐喊》收录了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作者为推动民主自由变革、唤醒国民思想而发出的时代呐喊。五四运动时期,无数新青年振臂而呼投身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现今五四运动精神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对广大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青年检察干警,要树立远大理想,肩负历史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
人事处张稚悦
分享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恰同学少年》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批青年人为理想而拼搏奋斗的故事,他们打破陈旧的枷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国家崛起而读书。时至今日,出生于全面改革开放年代的90后新青年,已然站在三十而立的大门口。百年前的青年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更需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立志修身,不畏艰难、勤勉尽责、积极进取,践行青年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第五检察部娄莹莹
分享读《红岩》有感:
《红岩》中的英雄人物个性生动鲜明,他们虽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但都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从他们身上,我深刻感受到忠诚的信仰、不息的斗志、强烈的责任感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勇敢前行;越是在艰难的时刻,就越需要我们坚定不移!
计划财务装备处沈旭
分享读《苦难辉煌》有感:
无论何时当我们打开《苦难辉煌》这本书,都会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壮举深深感动。惊叹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感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就辉煌,要牢记走过的路,切毋辜负先辈们的伟大牺牲与英勇奋斗。作为当代检察干警,我们要忠诚担当,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耕耘奉献,做检察事业的建设者,携手谱写出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篇章。
第一检察部侯巍巍
分享读《极限正义·刑案之道》有感:
近期在读高艳东的《极限正义·刑案之道》,书中提到如何实现极限正义,需要“上帝思维+工匠精神”,即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工匠一样雕琢。在所有法律之中,刑法追求的正义标准最高,将读书体悟联系工作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办理每起案件都秉持公平正义之心,同时多一分细致、多一分考量。
第二检察部陈莹
分享读《检察再出发》有感:
《检察再出发》是一本有着很多“表情”的书,此书令人敬佩之处是在深度思考后再次坚定出发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正义有所呼,法律人必有所应。再出发,意味着检察制度作为现代司法制度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应更坚定地放眼长远的未来;再出发,意味着我们作为检察一员,应当带着法治信仰以及强大的内生力,去冲锋更高的高度;再出发,意味着在当前新的司法环境和社会形势之下,更要顺应潮流、有所作为,检察再出发!
城郊院牟俊丞
分享读《刑法中的同意制度》有感:
阅读《刑法中的同意制度》这本书,让我进一步认真思考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的不同。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法律给予我们的希冀与盼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女性视角,法律的界定也更加细致地考量女性的具体处境。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将在一个个案件的办理中,坚持法律的规范作用与道德的教化作用相结合,用我们的共同的力量,让良善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无愧于这份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第八检察部花丹
分享读书感悟:
在我看来,读书的方式可以大体概括为两类:一类是沉浸式读书,拿出一本好书细细品读,记录下书籍中不同篇章带给我们不同层次的人生感悟。另一类是实时型读书,不需要我们拿出整段的时间确保思绪和心境的连贯,可以像“公益诉讼随手拍”那样随时学起来。沉浸式读书与实时型读书相结合的方式,会让我们摒弃没有时间读书等借口,为履行本职工作带来新的视野与思路。
法律政策研究室颜子清
分享读书心得:
读书抱着什么样的目的、选择什么类别的书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些问题都与读书的心态有关。在工作中,有的放矢、锱铢必较地熟读精思是必要的;在平日里,“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地“随便翻翻”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从方法论来看,这大概就是读书在“有趣”和“有用”之间的摇摆和平衡。
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苏中辉以自身读书的经验和感悟勉励青年检察干警: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断培养定力,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在读书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收获感悟、净化心灵、提升思想、促进工作。要通过读书学习,进一步推动张为检察长提出的“打造沈检形象”“锻造沈检实力”“塑造沈检气质”“创造沈检效率”“形成沈检模式”“锤炼沈检作风”六个目标实现。
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李文哲对此次读书云分享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就如何读书、如何在读书中取得收获向青年检察干警提出建议:一要广阅博览。涉猎更多领域书籍,有助于扩展知识面,开阔眼界。同时也要精准读书,提升专业能力,学以致用。二要深思转化。读书要进入书中的角色,多思考,多交流,要将感悟、体会转化为方法论,融入到实践,指导实践。三要久久为功。读书不是做做样子,要有自己的读书计划,要静下心来养成长期的读书自觉,在阅读中实现更好的自我成长。同时李文哲主任希望检察机关结合落实全市政法系统加强党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书香沈检”打造成文化品牌,在“书香政法”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迈上新台阶。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作为新时代的检察官,需要有“青春有我”的朝气,更需要有“强检有我”的底气,我们期待每一位沈阳检察干警的青春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