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沈阳长安网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主办:中共沈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巩固教育整顿新成果 感受沈阳政法新变化·铁西篇】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宗旨

来源:沈阳政法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1-12 11:21

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宗旨

——沈阳铁西法院结合教育整顿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夜里挑灯办案,加班清案奋战。

  年末将至,为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的办公大楼内灯火通明。夜幕沉沉,寒意正浓,写判决书、整理卷宗、与当事人电话调解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创新开展“三上门”活动

  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减轻当事人诉累,铁西区法院民一庭提升司法效率,创新开展了上门调解、上门开庭、上门息访的“三上门”活动。

  洪某诉被告沈阳某开发公司、某物业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因洪某所住房屋漏水要求被告公司赔偿损失,但被告迟迟不予处理,故诉至铁西区人民法院。今年4月21日下午,该院民一庭法官张珈与助理齐丹到现场勘查,耐心调解,释法明理,从源头消除当事人双方的对立情绪,使案件得以顺利推进。

  原告姚某、周某诉被告盛某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系被告家漏水导致原告财产损失,由于双方当事人对事实认定部分争议较大,今年4月18日上午,该院民一庭法官孙景坤摒弃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依赖于鉴定结论和评估报告的传统审判模式,将庭审现场转移至原告家中。在勘查现场后确定了漏水原因,当场组织原被告进行调解,最终顺利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铁西区法院创新开展的法官上门审理的审判方式既节约了审判时间,提升了审判效率,又充分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建微信群“面对面”解疑

  今年3月,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铁西区法院积极开展执行案款清理工作,目前已经清理案款307笔1400余万元。

  “其中,王某等人与姜某责令退赔执行一案比较典型,虽然案款不大,但处理起来却比较波折。”办案法官介绍道。

  该案是被执行人在大学附近以能帮助大学生保过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为由,骗取20名大学生共计77900元。

  该案是刑事审判庭移送执行案件,被执行人正在服刑,通过传统查控,没有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办案法官通过系统新增加的关联案件功能,查询到被执行人在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有一起借贷纠纷执行案件。通过与大东区法院承办法官联系,了解到被执行人有一处房产已经被银行申请拍卖,目前还有剩余拍卖款,办案法官立即送达案款截留手续,将案款截留至铁西区法院。

  因该案涉及20位申请人,且都是大学生,有的已经毕业去了其他城市,寻找申请人办理领款的过程比较波折。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联系过程中,申请人都有戒备心理,本来就是诈骗案件受害人,同时案款标的不大,有些人就以为我们是骗子。”办案法官说,“其中一位申请人至少给他打了十余次电话,才获得他的配合。”

  疫情期间,因申请人无法到法院现场做笔录,办案法官就组建微信群,组织大家在群里进行视频连线,进一步打消了当事人的顾虑。

  “因本案案款不足额,为了公平,案款按比例发放,最终有两位申请人没有取得联系,这部分案款我院已缴存财政,其他案款全部按期发放。”办案法官说道。

  严打侵犯个人信息犯罪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今年6月,铁西区法院公开宣判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该案系铁西区法院首次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赔偿案件。

  张某曾在工作中获取大量业主信息用于推广销售渠道,后胡某、张某为从中赚取利润,将信息出售给马某。去年9月至11月期间,胡某通过微信联系,向马某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共计4万余条,获利8000元,胡某、张某各分得4000元。该案在审理过程中,铁西区人民检察院提出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铁西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检察院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遂支持了检察院的公益诉讼赔偿请求,二被告人犯侵犯公民信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及没收违法所得,同时判处二被告人支付损害公共利益赔偿款,并在省级媒体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