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法治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引导与保障作用,11月6日,沈阳市法学会“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暨“青年普法志愿者基层行”走进皇姑区,联合区法学会、区教育局成功举办“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治宣讲”专场活动。此次活动汇聚学术、实务与教育多方力量,为构建社会协同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提供了专业指导与有力支撑。

活动由皇姑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马海燕主持,特邀沈阳市法学会兼职副会长、沈阳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文红教授作专题分享。沈阳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查志伟,市法学会兼职副会长、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律教研部主任李新权出席活动。区公安分局、检察院、司法局、教育局、妇联、民政局、团区委等部门负责同志,各街道政法委员,全区各中小学安全、德育校长,各派出所副所长(法治副校长),师生代表以及社区代表共计230余人参与学习。

孙文红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鲜活的真实案例,为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阐释深刻的普法讲座。她通过深入剖析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与挑战,指出家庭监护缺失、社会不良环境影响以及学校教育未能与家庭形成有效协力是主要诱因,呼吁社会各方予以重视;针对预防与干预策略,提出应避免对具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简单“贴标签”,主张通过动态发展的评价体系引导其回归正轨,并强调营造安全环境,降低未成年人成为欺凌或犯罪目标的风险;建议推动分级干预机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利用电子读书屏等信息化手段,以书香润心,助力行为矫正,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保护机制,明确家长监护责任,提升学校对欺凌苗头的敏感性,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联动。

本次法治宣讲是沈阳市及皇姑区法学会深化法治社会建设、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通过“双百”报告会与“基层行”活动的有机融合,探索形成了“专家引领、部门协同、师生参与、社会联动”的普法工作新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法治素养和专业应对能力,更为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探索了可行路径。与会单位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协作,创新工作方法路径,尽早干预、科学干预,切实构筑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坚强屏障,共同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