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公检法刑事业务同堂培训
以“同堂”凝聚司法智慧合力
以“规范”筑牢电子数据基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犯罪手段日益数字化、智能化。自2012年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增列为新的证据种类以来,电子数据已成为关键性证据,对刑事案件侦破、惩治相关犯罪起到了积极支撑和推动作用。然而,电子数据在证据收集、调取、固定等方面仍存在不及时、不规范、标准模糊等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案件质效的“无形壁垒”。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刑事案件办理质量,规范、统一电子数据证据相关标准,7月11日,沈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技术信息处联合沈阳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共同举办全市公检法刑事业务同堂培训,全市两级公检法从事刑事业务及信息技术工作的400余名政法干警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以“同堂”凝聚司法智慧合力,以“规范”筑牢电子数据基石。
师资阵容强大——
本次培训邀请中国刑警学院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二级警监罗文华教授,中国刑警学院《图像检验》课程负责人、交通事故处理专家组成员周纯冰副教授,分别以“电子数据取证规范”和“图像分析与取证”为题进行授课,为大家提供了一场丰富生动的电子数据证据知识盛宴。
内容丰富详实——
前沿规则深度解读。聚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内容,权威解析最新司法政策与取证边界,明确合法性审查“硬标准”。
全流程展示操作指南。在收集、提取电子数据环节,详细阐述扣押、封存原始存储介质,现场提取、网络在线提取、冻结、调取电子数据等多种措施、方法及其适用情形,确保取证规范化;通过哈希值校验、区块链存证、完整性保障的实务操作,演示如何保存证据防止篡改;深入解读电子数据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的审查方法与常见陷阱识别,进一步提升审查“科学化”。
典型案例实战推演。面对监控画面模糊、图像人为篡改、关键信息缺失等技术难题,精选实务案例,查微析疑,构建图像证据分析能力矩阵,推动技术侦查与司法审查标准统一,提升“证据拼图”能力。
培训效果显著——
参训检察干警表示,此次同堂培训有效解决了以往办案中因对新型电子数据特性、技术原理掌握不足,导致出现“重复取证”“证据转化难”等问题,直击堵点,靶向提升,务实管用,对今后司法办案更有信心了。
参训公安干警及法官也表示,开展同堂培训不仅有助于提升业务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素养,同时也为凝聚司法共识搭建了互通互联的桥梁,构建起公检法一体化的电子数据规范化应用体系,为高质量执法司法注入“数字动能”。